9月20日上午9时,首位中国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大使于百忙之中抽空莅临我校,在下沙校区学术二号报告厅就中非关系和对非外交政策作了国际形势报告。校党委书记韩翼祥主持了本次报告。
刘贵今大使有着38年的外交生涯,是位资深的非洲事务专家。在报告中,刘大使分别就国际事态、非洲概况、中非关系以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地阐述。
首先,刘贵今大使对当前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作了概括,即以大国为首要,以周边国家为关键,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外交为重要舞台。在此基础上,他强调要突出基础,强化多边外交 、领域外交和公共外交,并对“领域外交”与“公共外交”这两个新名词作了解释。
刘贵今大使指出,非洲国家与中国有着最为相似的历史背景,并且中非之间不存在领土争端问题,这些因素为中非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石。现今中非之间的关系已发展成一种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在经贸上合作共赢,在文化上交流互建。同时,刘大使就改革开放前后各个年代中非关系的一些标志性事件进行了重点阐述,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中非外交的友好进程和中非贸易的一系列快速发展。他还亲切地称“是非洲的朋友将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谈及对非洲的印象,刘大使结合自身在非洲工作的经历以三句话概括了这片阳光灼热的大陆:古老而年轻,贫穷而富饶,苦难而快乐。那里孕育着人类的文明,储藏着珍奇的宝藏,养育了一方热情质朴的儿女,成就了一种乐观豁达的性情。
在报告中,刘贵今大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苏丹达尔富尔这个被高度政治化以及高度炒作的问题根源所在,即贫穷、资源短缺以及荒漠化。同时对于一些甚嚣尘上的指责中国的“新殖民主义论”和“掠夺资源论”,刘贵今大使则以一句“如果把15%的石油进口称之为‘掠夺资源’,那么30.5%的石油进口又称做什么?请你们找一个恰当的词语并告诉我!”予以反驳。
报告临近尾声,在互动环节中我校师生纷纷踊跃提问,刘贵今大使以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思维以及风趣的言论一一做了精彩详尽地解答,说服了在座的听众,赢得了热烈掌声。
最后,刘大使提出了自己希望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由衷梦想,也对我们提出了勤勉学习的殷切希望。近两小时的报告在掌声中圆满结束。